近期市场点评

 财智 盛之源

大类资产周报 | 新一轮供给侧改革预期升温,权益市场持续走强

日期:2025-07-07

图片

大类资产周报-2025.07.06

1. 股票市场行情

本周权益市场继续呈现强势上涨趋势,主要宽基指数均录得明显上涨,其中沪深300与创业板指领涨,涨幅分别达到1.54%1.50%,科创50与中证500指数涨幅相对落后,周涨幅分别为-0.35%0.81%。从交易量来看,本周日均成交量1.41万亿元,环比上周小幅下降0.04万亿元,但仍处于高于6月及上半年平均水平的偏高区间。

从行情结构来看,本周领涨行业包括钢铁、建材、医药生物、银行与电气设备,领跌行业包括软件服务、半导体、家庭用品、企业服务与交通运输。总体看,本周行情结构呈现明显的周期类行业领涨特征,包括电气设备。背后的驱动因素跟本周工信部牵头召开光伏产业链企业大会推动行业控产能密切相关。投资者关于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的预期升温,从而前期受供需失衡压制较明显的标的表现得到明显提振。

2. 债券市场行情

从流动性及利率来看,本周DR007在跨过半年末之后呈明显回落态势,虽然周二日间也有小幅波动。周四、周五DR007加权平均利率连续低于1.50%。短期资金面总体呈现稳中趋松态势。现券方面,受益于短端资金利率走低的刺激,本周利率曲线以回落为主,尤其5年及以上期限品种。TLTTFTS周涨跌幅分别为+0.26%+0.05%-0.01%-0.03%,利率曲线形态走平,债券市场继续沿着有超额收益率品种的利差进一步压缩趋势发展。信用债方面,在经历了上周小幅回撤后本周在资金利率下行与利率债利率下行带动下再度反弹。

可转债平均纯债价值上涨0.1%104.81,逼近6月下旬创下的高位水平。受益于正股与纯债价值双双上涨带动,本周可转债继续表现强势,平均二级市场价格上涨1.36%139元的近年新高水平,中证转债指数涨幅也达到1.21%。与此同时平均转股溢价率与纯债溢价率则一跌一涨,符合预期。

3. 其他重要消息

* 630日统计局公布了6月份制造业PMI与非制造业PMI,读数分别为49.750.5,均比上月上行0.2个点。从制造业PMI来看,受益于新订单、生产指数回暖的带动,总体景气度有所改善,但仍处于荣枯线以下,且企业预期与就业相关指标表现仍承压。6月份制造业PMI环比改善的趋势与前期EPMIBCI环比回落的走势出现分化,背后的原因可能与调查样本差异有关。官方PMI调查对象以规上大中型企业为主,而EPMIBCI则更加偏向中小型企业。从行业结构来看,石油石化可能是推动6月份制造业PMI环比改善的重要原因,背后的原因又与6月份受中东伊以冲突带动油价大幅上涨密切相关。从之后油价迅速回落来看这种回暖进入7月份后势头可能明显放缓。结构性亮点可能在于6月份建筑业PMI环比上行1.8个点,其中建筑业订单、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可能说明相关政策正在加码落地带动建筑业景气好转。同期公布的财新PMI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50.4,环比上月明显回升,主要受益于中美关税战的降级,而服务业PMI则环比下降0.5个点至50.6,创202410月份以来的新低。基于6月份PMI指标来看,受益于5月份以来中美关税战降级带来的出口韧性与两新政策、财政开支加力等政策托底6月份国内经济总体上仍呈现环比改善,但绝对景气度偏低。隐忧在于中小企业景气度有待提振、服务业景气度有所走低。地产价格下行压力仍未见缓解,进而拖累消费者预期及信心。

* 71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其中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增强了政府可能自上而下加强供给侧去产能力度的预期。7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会上14家光伏行业企业及光伏行业协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李乐成强调,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结合之前行业监管部门对汽车行业价格战相关企业约谈等消息来看,我们认为鉴于当前较严峻的供需失衡局面及其带来的价格持续下行压力,中央政府大概率会加大供给侧去产能的推动力度。这无疑有助于改善上述供需失衡及价格下降的问题,但程度仍有不确定性。最关键的问题是在当前地方政府税收过于倚重生产的局面不变的情况下相关方面对上述政策的响应程度及政策效果可能还有待观察。长期看,上述问题的根本解决还在于地方政府财政体制的改革,从当前过于偏重生产向更偏向消费的更均衡可持续态势转变。

针对最高领导层7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会议,摩根士丹利分析认为,中国最高领导层再次聚焦一个长期存在但尚未解决的问题:如何从结构上再平衡国家的增长模式。会议提出了三大抓手:财政体制改革、重新校准宏观目标、改革干部考核体系。我们可以看到决策层对推动中国经济向更加消费导向的更平衡增长模式转变的重视程度在上升,也初步开出了对症药方,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推动落地实施。未来如果相关改革能够扎实推进无疑有助于国内中长期增长前景的改善,也有利于提振各方的发展信心。

* 74日彭博社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计划向家庭发放现金补贴,作为鼓励夫妇生育的激励措施。根据一项全国性倡议,政府计划为202511日或之后出生的每个孩子,每年提供3600元人民币(约640新元),直到三岁。上述消息仍有待证实,但符合前期重要会议确定的政策方向,是改善国内经济中长期增长预期的正确做法。我们认为长期看国家财政加大对生育扶持力度的确定性高,不确定性主要集中在节奏与力度方面。结合当前国内经济现状,我们总体认为上述政策在下半年落地的可能性较高。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相关企业已接到美国商务部通知,恢复EDA软件、乙烷、飞机发动机等产品对华出口。74日,中国商务部回应称,双方团队正在加紧落实伦敦框架有关成果。中方正依法依规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许可申请。美方也采取相应行动,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据此来看,中美双方在落实日内瓦及伦敦会谈成果方面正在取得进展。这总体上有助于风险偏好的稳定乃至改善。

美国时间73日,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加14.7万个,远超分析师预期的11万个,增幅达33%。失业率降至4.1%,优于预期的4.3%。平均时薪环比上涨0.2%,同比增长3.7%,显示薪资温和增长,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这与前期公布的6月份ADP就业人数下降3.3万人形成了较鲜明对照。数据公布之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7月降息可能性降至个位数,9月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从一周前的74%下调至68%

美国时间73日,“大美丽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在美国众议院以218-214的微弱优势涉险过关并提交特朗普。共和党人达成了在74日美国“独立日”前通过法案的既定目标。总结来看,“大美丽法案”核心内容包括:2017年减税永久化、大幅削减医疗补助支出、一次性提高债务上限5万亿美元、取消对新能源汽车的税收减免等。长期而言,“大美丽法案”将使得美国财政前景显著恶化,2017年减税法案永久化是财政赤字恶化的主要来源。2026年财年(今年10月开始)财政赤字立即显著恶化,赤字率将由6%攀升至7%~7.5%。但短期而言,美国财政赤字扩张有助于托底经济,提高经济软着陆概率。上述因素可能构成了本周美债利率反弹,黄金价格反弹的主要基本面原因。

4.总结及未来展望

从本周大类资产运行特征来看,总体呈现股债双强的态势,尤其权益资产在强周期类资产与核心资产上涨带动下涨势较明显。本周五上证综指盘中一度逼近3500点整数关口,但之后明显回落,收盘仍录得上涨。如上周评论所述,我们仍倾向于认为相较于今年一季度的上涨行情,本轮权益市场上涨更多与利率下行和预期改善带动的估值修复有关。而债券市场则直接受益短期资金利率稳步下行和投资者配置需求仍较强。权益市场持续强势并未带来股债“跷跷板”效应从一个侧面佐证当前权益市场上涨更多地还是受益于预期修复带动的估值修复,宏观经济暂时未能看到周期复苏的证据。

本周以来的增量信息有两点值得我们关注。1是最高决策层对推动我国经济中长期向更加消费导向的可持续增长模式转型的重视程度上升。这一方面有望推动当前过剩行业去产能政策力度加码,另一方面宏观政策在提振消费方面也有望持续发力,包括偏长期的财税体制、考核机制改革与偏短期的生育补贴、消费补贴等。如果上述改革能取得扎实进展这无疑有助于推动当前顽固的价格低迷局面改观,改善投资者中长期预期与信心。2是有关消息显示中美之间在落实日内瓦和伦敦会谈协议方面持续取得进展。这可能意味着中美间更广泛的博弈局面正在向短期的稳态收敛。这对国内外权益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改善均有积极作用。

从权益市场角度,结合我们对当前内外基本面形势的研判与对当前权益市场上涨驱动力的分析,我们认为短期权益市场仍有望保持偏强运行态势。当然,随着上证综指逼近3500整数关口市场波动加大的风险也在上升。但更长期看我们仍然认为国内权益市场底部抬升,震荡上涨的可能性在进一步增大。方向上我们仍然认为红利低波、科技成长、内需新消费等方向的核心资产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由于市场短期增量资金仍受限,板块间仍可能呈现快速轮动态势,策略上更优的选择可能是左侧布局。本周表现强势的强周期类标的受新一轮“供给侧改革”预期推动,因此其表现的可持续性有赖于政策层面持续兑现预期,短期内仍可能存在不确定性,还需要密切观察。

从债券市场角度,短期资金利率能否进一步下降对打开利率曲线下行空间至关重要。虽然中期内大概率仍有降息空间,但问题在于当前曲线定价已提前计入相当幅度的进一步降息空间。本周决策层开始加力推动供给侧去产能的迹象有助于改善中长期价格预期。如果持续发酵有可能对长债定价逻辑造成冲击。但这一点短期对市场的影响应当有限。结合当前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与央行对降息政策空间的珍惜与审慎正反两方面因素,我们仍然认为债券市场短期内大概率继续呈现窄幅震荡态势。如果短端资金利率能进一步回落,则曲线中枢还有进一步下行空间。但总体来看,债券资产赔率受限的特点仍没有改变。大类资产比较来看,权益资产仍相对占优。

从可转债角度,短期最大的利好支撑仍在于大规模、高等级银行转债持续退市带动的市场规模明显下降导致转债供不应求形势进一步加剧。这将对未来可转债估值水平提供较强支撑,并且还可能推动投资者需求向具有高等级、大规模、低波动特征的类银行个券溢出,值得投资者关注。总体而言,我们仍然认为可转债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尤其目前价格相对适中,且正股潜在弹性可期的品种。

图片

特别声明(向下滑动查看)


1、以上内容均来源于我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但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我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

2、以上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个股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我公司及雇员不就本文内容对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风险承诺和收益担保,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而负任何责任。

3、以上观点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也不代表基金过去及未来持仓。

4、以上所有数据来源若无明确标注均来源自同花顺、iFind,且均经核对,如有差错,以相关数据原始来源所披露为准。本材料以公开信息、内部开发的数据和来自其它具有可信度的第三方的信息为基础。但是,并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完全可靠。所有的观点和看法基于资料撰写当日的判断,并随时有可能在不予通知的情况下进行调整。

5、所有出现的公司、证券、行业与/或市场均为说明经济走势、条件或投资过程而列举。本资料讨论的策略和资产配置并不代表东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服务或产品。所有的这些不能视为建议或推荐,以及购买或销售任何证券的要约或邀请,也不能视为采纳任何投资策略的建议。

6、基金或指数的历史业绩不能代表其未来表现。我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我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基金需谨慎。投资者在购买本公司基金前,请认真完成投资者风险等级测评,购买风险相匹配的基金。

7、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未经东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散布本资料的任何部分。

— 推 荐 关 注 —


图片


图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