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基金市场点评(2023/07/31-2023/08/6)
东兴基金官方订阅号

本周市场围绕政策预期反复博弈,政治局会议整体上有两条政策主线,其一是围绕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的宏观调控脉络,其次是围绕活跃资本市场方面。对于前者,我们看到,其实自7月初以来,国务院、发改委、金融体系、工信部、商务部等多个部门已经多次召开各类型的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意见,回应市场关切问题。同时,《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多个重磅文件在近期出台,释放积极信号。北上深三地住建部也积极响应政治局会议,表态将大力支持和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而对于资本市场,近期经济日报、证券日报等官方媒体,纷纷撰文,为
“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进言献策,提振投资者信心。同时,证监会也召集了几家头部券商的相关人士,就 “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广泛征求意见。
在高层密集发声后,市场围绕政策开展博弈,顺周期板块表现亮眼。从历史复盘来看,A股市场底部往往依照政策底、市场底、基本面底逐步出现,因而部分投资者担心本轮市场仍将再次探底,出现市场底后方能夯实底部位置,因此本周市场波动加大。但本轮行情不同以往,首先本轮基本面底率先出现。如果从工业企业利润的数据看,两年复合增速的低点是4月的-13.35%,之后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连续改善。如果从经济数据看,工业增加值两年复合增速从5月的2.1%回升至6月份的4.15%,社零增速两年复合增速从5月的2.54%回升至6月的3.10%,全年5%的目标顺利完成下,GDP两年复合增速在二季度应该是个低点。因此,从数据来看,基本面底在二季度已经先于政策底出现。对于市场底与政策底,从18-19年的经验看,大概可以认为政策底在2018年10月份出现,但之后12月份指数再次回落,直至12月底方出现市场底,2019年1月指数开始趋势性反弹。但这一轮不同的是,今年随着高质量发展预期的不断巩固,市场前期对政策预期极低,因而担心地产和地方债等领域在托底政策缺位下出现系统性风险,顺周期板块估值不断下跌,沪深300股债收益差在7月再次跌破两倍标准差位置。而2018年在年底跌破,随后出现市场底。因此,本轮市场调整过程中由于对政策预期较低,市场底或许也已经先于政策底出现。在政治局会议之前,以沪深300为代表的顺周期板块估值里已经蕴含了基本面失速以及政策缺位的预期。
如果假定本轮调整过程中,基本面底,市场底,政策底已经先后出现,那么对于后期的反弹高度应该如何判断?首先我们看到目前经济内生性已经有企稳的力量,尚未企稳的部分是出口和地产投资,而下半年随着国内工业企业库存周期的见底,在补库带动下,即使没有政策发力,全A盈利也有望企稳弱改善。再叠加海外加息周期步入尾声,美国软着陆的概率较大,且其去库也迈入后半程,因此外需也有望企稳。而总量政策目前的表态超出市场预期,底线思维下市场前期对风险的担忧有望缓解,因此传统顺周期板块仍有估值修复空间。但政治局会议对经济恢复情况整体认可,强调疫后经济需要分阶段恢复,着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奠定整体政策基调。从政策表态上看,使用传统手段刺激经济的预期较低。因此传统顺周期板块仍将是上有顶下有政策底的状态,需要结合基本面和估值把握投资机会,复苏交易或仅弱共振。但在活跃资本市场的催化下,目前估值修复仍有空间。在顺周期板块完成估值修复后,市场可能会重新回到科技和高端制造板块。下半年政策仍有降息预期,海外流动性环境边际好转,利好成长股行情。前期TMT板块交易较为拥挤,但目前拥挤度已经回落,部分细分行业业绩确定性较强,可以逢低积极关注。同时,产业层面的政策预计将更为积极落地,关注高端制造行业在国内政策支持以及海外流动性压力好转叠加下的投资机遇。随着居民持续修复资产负债表,以及围绕稳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内需等政策支持下,部分行业竞争格局得到优化的可选消费板块,城中村改造带来的建材家居消费,以及前期估值消化充分的部分消费赛道,可以逢低积极布局。
Par金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