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点评

 财智 盛之源

东小兴周报 | 地产需求端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后市关注红利资产和科技创新

日期:2024-11-25




点击收听东小兴周报语音版 




  01
A股周度表现
























上周指数延续震荡调整走势,多空双方存在较大分歧。具体来看,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一周涨幅分别为-1.91%、-2.89%、-2.60%、-3.03%、-1.78%,两市周度成交额8.33万亿元,日均成交1.67万亿元。上周申万一级26个行业中,综合、商贸零售、纺织服饰涨幅靠前,而社会服务、食品饮料、通信表现相对较弱。

  02
大势研判
























从近期盘面观察,资金面存在分歧,部分活跃资金选择获利了结,叠加人民币汇率、美国政策调整等外部因素都对当前市场投资情绪造成一定影响。尽管如此,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实施,企业和居民预期均有所改善,10月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供需两端出现积极迹象,市场行情有望在政策持续推动叠加基本面持续改善的背景下获得支撑,后市回落空间有限。短期内市场可能会经历震荡调整,但不会改变中长期震荡向上的趋势。配置上,红利资产+科技创新仍是中长期关注的方向。优质的红利资产具备持续分红、估值较低、波动性较小等特点,投资者需要重视分子端的基本面和分红的可持续性。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需重点关注具备产业自主可控逻辑的相关板块。


  03
策略观点
























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地产数据显示,一系列需求端政策效果逐步显现,10月地产销售量价指标均边际改善。1-10月商品房销售额76855亿元,同比-20.9%,较1-9月收窄1.8个百分点;10月商品房销售额同比-1.0%,较9月大幅收窄15.3个百分点。1-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77930万㎡,同比-15.8%,较1-9月收窄1.3个百分点;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1.6%,较9月大幅收窄9.4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均价同比跌幅收窄,二手房价修复情况好于新房。1-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9862元/㎡,同比-6.1%,较1-9月收窄0.7个百分点;10月商品房销售均价10430元/㎡,环比+10.3%,同比+0.6%,较9月提升6.6个百分点。10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6.2%,较9月扩大了0.1个百分点,环比-0.5%,较9月收窄了0.2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8.9%,较9月收窄了0.1个百分点,环比-0.5%,较9月收窄了0.4个百分点,尤其一线城市环比+0.4%,为13个月来首次转正。

近期财政部、税务总局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涉及住房契税和土地增值税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家庭首套和第二套住房面积在140㎡及以下的,契税降低至1%;首套房面积在140㎡以上的,契税为1.5%;第二套房面积在140㎡以上的,契税降低至2%。对于购买两年及以上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的城市,出售房产的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继续免征土地增值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将持续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纾解房地产企业经营困难,有望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此外,近期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正式稿。《市值管理》正式稿主要内容包括:上市公司应当聚焦主业,合法合规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等方式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应当制定并披露市值管理制度,并就市值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中进行专项说明;长期破净公司制定并披露估值提升计划,包括目标、期限及具体措施,并在年度业绩说明会进行专项评估等内容。我们认为,《市值管理》正式稿更加注重上市公司提高质量、提升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相关上市公司或进一步重视市值管理工作,通过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投资价值,进一步提升股东的回报能力。

从近期盘面观察,资金面存在分歧,部分活跃资金选择获利了结,叠加人民币汇率、美国政策调整等外部因素都对当前市场投资情绪造成一定影响。尽管如此,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实施,企业和居民预期均有所改善,10月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供需两端出现积极迹象,市场行情有望在政策持续推动叠加基本面持续改善的背景下获得支撑,后市回落空间有限。短期内市场可能会经历震荡调整,但不会改变中长期震荡向上的趋势。从估值角度看,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22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和科创50的PE(TTM)估值分别为14.1倍、25.4倍、12.4倍、33.4倍和83.0倍,分别处于上市以来的29.2%分位、49.1%分位、41.8%分位、13.7%分位和82.4%分位,主要指数的PE估值大多处于上市以来的中低分位,中长期投资价值仍然较高。配置上,红利资产+科技创新仍是中长期关注的方向。优质的红利资产具备持续分红、估值较低、波动性较小等特点,投资者需要重视分子端的基本面和分红的可持续性。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需重点关注具备产业自主可控逻辑的相关板块





特别声明(向下滑动查看


1.本文内容均来源于我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但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我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

2.本文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个股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我公司及雇员不就本文内容对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风险承诺和收益担保,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而负任何责任。

3.本文中所有数据均经核对,如有差错,以相关数据原始来源所披露为准。

4.基金或指数的历史业绩不能代表其未来表现。我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我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基金需谨慎。投资者在购买本公司基金前,请认真完成投资者风险等级测评,购买风险相匹配的基金。


— 推 荐 关 注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