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点评

 财智 盛之源

大类资产周报 | 市场预期修复,股强债弱凸显

日期:2025-02-17

图片

大类资产周报-2025.02.14 
1.股票市场行情 

本周权益市场延续震荡上行态势,主要宽基指数悉数收涨。其中,中证500和创业板指表现强劲,分别以1.95%和1.88%的涨幅领涨,而科创50涨幅相对较小,为0.36%。市场交投活跃,两市本周日均交易量达1.71万亿元,较上周增加0.12万亿元。港股方面,恒生指数大涨7.04%。
从行情结构来看,AI应用和云服务相关领域依然是市场主线,带动传媒娱乐、电信服务、软件、医疗设备及服务、企业服务等行业领涨。与此同时,煤炭、军工、石油石化、半导体、有色等板块涨幅相对落后,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态势。
2.债券市场行情 

在流动性与利率方面,短期资金面依然是本周债券市场走势的关键驱动因素。本周,DR007利率再度攀升至1.80%以上,周五全天加权平均利率更是触及1.94%,显示出短期资金成本的显著上升。
受此影响,现券利率全线反弹,国债期货全线下跌。其中,TL、T、TF、TS合约全周分别下跌0.45%、0.50%、0.47%和0.25%。中短端利率的反弹幅度尤为显著,导致利率曲线进一步平坦化。与此同时,信用债市场也出现了一定调整,但整体幅度相对较小,显示出一定的韧性。
本周可转债市场呈现出分化的态势。可转债平均纯债价值小幅下跌0.07%至104.03,但仍处于历史高位附近。与此同时,受益于权益市场的震荡走强,可转债平均转股价值上涨1.99%至97.57。整体来看,可转债平均价格仍上涨0.61%,但中证转债指数仅上涨0.26%,显示出市场行情分化加剧。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可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明显收窄2个百分点以上。自去年四季度以来,部分可转债标的的转股溢价率持续走高,导致跟涨动力衰竭。这表明投资者开始从高估值个券向低估值个券切换,以追求更具性价比的投资机会。
3.汇率及商品市场行情 

汇率方面,受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以及中国央行再度发行600亿元离岸央票回收流动性的影响,本周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震荡后下跌0.61%报7.2594,高位震荡态势短期仍难以破局。商品方面,黄金价格本周继续走强,但周五尾盘出现跳水,全周伦敦金仅上涨0.77%,短期需警惕获利盘了结。螺纹期货因节后下游复工偏慢、社会库存增幅明显,本周下跌2.68%,但经济基本面预期有所改善的背景下,对螺纹未来走势也不宜悲观,低位震荡格局可能延续。
4.宏观经济指标情况
月度指标方面:2月14日央行公布了1月份金融数据,社融增加7.1万亿元,同比多增5832亿元,高于预期,社融存量同比增速维持在8.0%。其中,实体信贷和政府债券融资是主要支撑。实体信贷增长5.2万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表现强劲,但也与去年12月数值较低有关,居民端贷款相对一般。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3986亿元,主要源于化债专项债的推动。新口径M1同比增长0.4%,虽然环比上月下降0.8,但已连续两月处于正值。M2同比增长7%,较上月回落0.3%,其他金融部门债权扩张放缓或是主因,显示出资金面偏紧和“防范资金空转”的政策效果。
总体来看,1月金融数据好于预期,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增强,预示经济活动的积极变化。不过,央行不断强调“注重盘活存量金融资源”,因此信贷高增是否为一次性效应仍待观察。此外,1月相关PMI指标均有所回落,表明经济活力需进一步观察。

高频指标方面节后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恢复速度一般,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继续回落,螺纹钢表观消费量又拐头向下,未来仍待进一步观察。

5.重要政策及消息
* 2025/2/10,国务院常务会: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大力支持居民增收。
* 2025/2/12,美国劳工部公布1月CPI同比3%,核心CPI同比3.3%,均超出预期。除季节性原因外,加州火山、部分食品价格攀升也起了推动作用。数据公布后,10年美债被抛售,美股短线下跌,市场降息预期下降。维持中期美国通胀波动下限及中性利率抬升的判断,但未来各月通胀数据和投资者预期仍可能出现反复拉扯。
* 2025/2/13,央行公布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要点如下:一是央行对经济和物价形势的判断更加乐观;二是延续“适度宽松”基调,强调“择机优化政策力度与节奏”,符合当前宏观政策观察期的特点;三是强调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并由之前“7天期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MLF和国债买卖等”调整为“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保持流动性充裕,且超储率降至1.1%的新低,未来降准或被更多使用。四是淡化信贷节奏调控,强调“挖掘有效信贷需求,防范资金沉淀和资金空转”,并强调降低信贷成本,未来降息概率上升。五是强调维护汇率韧性,预计将加强汇率市场预期引导和维稳操作。六是未再明确提出“关注长端利率变化”,但强调加强与市场沟通,防范系统性风险。总体来看,报告维持支持性的政策立场,短期经济企稳和外部环境变化使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必要性下降,降准等政策即使短期落地,鉴于市场已经充分预期短期资金价格偏高仍是市场利率下行的约束因素,整体影响中性偏利空。
6.总结及未来展望
本周大类资产呈现股强债弱格局。权益市场方面,近期走强主要受三方面宏观因素驱动:一是外部地缘政治形势总体好于预期;二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科技进步;三是1月信贷“开门红”带来的宏观经济短期回暖预期。短期内,这三大因素被证伪的风险较小,预计权益市场仍将维持震荡偏强走势,尤其是港股有望继续受益于地缘政治形势的好转。从市场主线来看,AI科技进步及其扩散题材仍是热点,但部分标的已涨幅较大,其他优质的出海标的和周期性龙头白马股也可能获得更多关注。
债券市场方面,2025年以来,债券利率总体呈现下行有底、偏弱震荡的态势。一方面,短期宏观经济形势边际好转的概率上升,压制了债券的风险偏好;另一方面,流动性环境偏紧导致利率曲线全线倒挂,限制了利率的进一步走低。潜在的利好因素是央行仍在计划推动信贷成本下降,但考虑到国内外形势尚未出现重大变化,目前央行仍在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往后看,鉴于内部宏观经济形势的边际修复以及外部地缘政治形势好于预期,债券市场大概率将继续呈现偏弱震荡态势,建议保持审慎,控制回撤。信用债方面,由于久期暴露相对较小且信用利差仍有压缩空间,尤其是中高等级和低等级短久期品种,可以密切跟踪信用债整体表现。可转债方面,如果股强债弱的大类资产形势短期内继续保持,可转债市场总体上仍将获得一定支撑。然而,当前正股行情结构分化、转债层面的估值分化也较为明显。在此背景下,自下而上做好个券甄选的重要性显著上升,需重点防范个股波动风险以及个券估值收敛风险。
图片


特别声明(向下滑动查看)


1、以上内容均来源于我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但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我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

2、以上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个股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我公司及雇员不就本文内容对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风险承诺和收益担保,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而负任何责任。

3、以上观点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也不代表基金过去及未来持仓。

4、以上所有数据来源若无明确标注均来源自同花顺、iFind,且均经核对,如有差错,以相关数据原始来源所披露为准。本材料以公开信息、内部开发的数据和来自其它具有可信度的第三方的信息为基础。但是,并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完全可靠。所有的观点和看法基于资料撰写当日的判断,并随时有可能在不予通知的情况下进行调整。

5、所有出现的公司、证券、行业与/或市场均为说明经济走势、条件或投资过程而列举。本资料讨论的策略和资产配置并不代表东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服务或产品。所有的这些不能视为建议或推荐,以及购买或销售任何证券的要约或邀请,也不能视为采纳任何投资策略的建议。

6、基金或指数的历史业绩不能代表其未来表现。我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我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基金需谨慎。投资者在购买本公司基金前,请认真完成投资者风险等级测评,购买风险相匹配的基金。

7、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未经东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散布本资料的任何部分。

— 推 荐 关 注 —


图片



图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