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资产周报 | 维稳市场积极推进,风险资产持续修复
大类资产周报-2025.04.25

1.股票市场行情

本周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扬态势,主要宽基指数多数收涨。与上周大盘价值股的韧性表现不同,本周成长类板块强势崛起。其中,创业板指与深圳成指领涨,周涨幅分别达到1.74% 和 1.38%;沪深 300 涨幅相对较小,为 0.38%;科创 50 指数则逆势下跌 0.40%。从成交量来看,本周总体震荡,全周日均成交额达 1.12 万亿元,较上周小幅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周三指数高开后,虽成交量明显放大,但随后走低,这一现象反映出多头信心仍有待提升。
从行情结构角度分析,本周表现突出的行业板块包括家庭用品、汽车及零配件、电气设备、企业服务、工业贸易与造纸包装等,而电信服务、地产、消费者服务、可选消费及零售、食品饮料等行业则位居跌幅前列。
2.债券市场行情


本周DR007波动区间维持在1.60-1.70之间,边际上较上周小幅放松。现券利率方面,总体呈现震荡小幅走高态势,市场缺乏博弈变量。TL、T、TF和TS周涨跌幅分别为-0.02%、-0.23%、-0.28%、-0.14%,信用债收益率同样震荡小幅走高。
可转债平均纯债价值本周从上周逼近历史高位水平下跌0.11%至103.91。受益于正股本周的继续反弹,平均转股价值上涨2.51%至94.88。受到股债价值变动的综合影响,本周可转债平均二级市场价格上涨1.10%至129.93,中证转债指数涨幅也在0.90%,鉴于涨幅不及正股,本周转股溢价率压缩为主,而纯债溢价率则小幅走升。
3.汇率及商品市场行情

汇率方面,美元兑离岸人民币保持相对稳定,整体仍围绕在7.30一带波动。商品方面,伦敦金先涨后跌,全周略有回调;原油、螺纹钢则表现一般,窄幅震荡为主。
4.宏观经济指标情况
高频指标方面: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继续表现偏弱,沥青开工率、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有所回暖,螺纹表观消费量上周冲高后回落。整体高频数据表现一般,尤其地产走弱明显。

5.重要政策及消息
* 2025/4/25,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关于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会议。会议肯定了年初以来经济修复,指出“经济呈现向好态势”及“社会信心持续提振”,同时又重视外部环境的新变化,指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及“要强化底线思维”。关于下一步工作思路,1是提出“四稳”,其中“稳就业”优先,说明管理层对外贸受冲击可能带来的就业压力有充分重视;2是提出“加紧实施”,可见当前管理层主要应对思路还是聚焦已推出政策的加快落地实施;3是提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的方向是“科技创新、扩大消费和稳定外贸”,消费可能聚焦服务消费与养老消费;4是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和“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新增储备政策”。提振内需主要方向可能在于1是加快广义财政开支力度;2是加快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通过“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措施力争稳定地产行业发展;3是提高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刺激服务消费以提振消费;4是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通过技术进步带动增量投资需求。
总体来看,“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和“底线思维”是本次会议精神的“关键词”,突出外部激烈经贸斗争环境下国内宏观政策思路既有“底线思维”又有“政策定力”。未来如果国内经济出现大的下行压力,或者资产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一定会有政策出台干预,防范极端风险。除此之外,按照既定高质量发展思路一以贯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是主要工作思路。在这种思路下,国内宏观政策主要目标是维稳,而难以放大总量经济上行波动。
* 关税方面,特朗普称对华关税不会维持在145%的高位,之后财长贝森特表示美中贸易战不可持续,他预计局势将出现缓和。随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双方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任何谈判或达成协议,但之后特朗普否认了中方“未进行磋商”的说法,白宫一名官员证实本周确有低级别的面对面会谈与通话。另外4月23日美国媒体报道白宫考虑削减对华关税以缓解贸易战,但之后财长贝森特回应称特朗普尚未提出要单方面削减对中国关税。4月24日一份中国对美对等关税排除清单开始流传,并对市场相关标的股价产生了明显影响,但截至目前上述消息并未获得官方证实。客观而言,目前中美关税博弈仍有很大不确定性,短期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不大。不过,从方向而言,当前状态可能已是中美之间关税战最差的状态,未来事态大概率向好的方向修复,但节奏和幅度仍有很大不确定性。
6.总结及未来展望
从本周大类资产运行特点来看,中美关税博弈反复,管理层大力维稳下风险资产持续修复,固定收益类资产则在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小幅调整。
从权益市场来看,管理层“底线思维”和高度重视资产价格稳定情况下预计投资者逆势抄底的信心将趋势性增强,这有助于限制未来市场的下行空间。但鉴于基本面下行压力在外需冲击下大概率边际增大,虽有内需政策对冲,整体上要展现向上弹性也难,因此市场趋势性向上机会可能也有限。综合来看,投资者逆势操作可能是更加明智的策略选择。结构上,红利低波、自主可控、内需新消费和科技成长仍是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的方向。
从债券市场来看,结合最新的政治局会议所传递的“底线思维”和“政策定力”,我们仍然判断利率中枢短期内仍将维持窄幅震荡偏向下态势。考虑到二季度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相比一季度边际上升,利率中枢相应回落具有合理性。结合一季度10年期国债利率中位数水平来看,当前水平下10年国债利率水平下行概率仍略大于上行风险。如果短端资金利率在“政策定力”下短期难以进一步大幅下行,债券市场仍存在“赔率”不足的缺陷。对投资者而言,适当提高交易频率,更多地向波动要收益是目前市场环境下的可选策略之一。对信用债而言,不管是静态收益率还是超额利差都仍处于历史新低水平附近,一旦利率波动预计信用债波动风险也将趋势上升。但考虑到债券大类资产仍处于胜率占优阶段,信用债需求仍有支撑,尤其中短久期品种。
从可转债角度而言,鉴于权益市场短期仍将处于窄幅震荡趋势,预计自上而下而言可转债也将呈现类似态势。从挖掘投资机会角度,仍建议投资者更多聚焦自下而上的个券分析,优选绝对价格不高、估值与正股波动率更匹配的个券左侧布局。






— 推 荐 关 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