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小兴周报 | 财政积极发力,市场长期向好前景可期


点击收听东小兴周报语音版
上周A股市场在震荡中前行,上证指数围绕3300点整数关口反复争夺,面临上方缺口压力;深成指受部分行业龙头业绩超预期带动,走势相对较强。具体来看,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一周涨幅分别为+0.56%、+1.38%、+0.38%、+1.74%、-0.40%,两市周度成交额5.58万亿元,日均成交1.12万亿元。上周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汽车、美容护理、基础化工涨幅靠前,而食品饮料、房地产、煤炭表现相对较弱。
财政部公布的财政收支数据显示,1-3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189亿元,同比下降1.1%;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15亿元,同比增长4.2%;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247亿元,同比下降11%;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9769亿元,同比增长11.1%。整体来看,收入边际改善,支出进度加快,财政前置发力特征突出。
1-3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下降1.1%,较1-2月的-1.6%有所改善。3月当月同比增长0.3%,增速边际回升,反映出经济的持续修复。3月税收收入同比下降2.2%,但边际有所改善。其中,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速回升至4.9%,反映出工业生产的持续改善;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9.6%,增速较前值上升9.3个百分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加速增长相呼应。企业所得税同比上升16%,但其改善的持续性仍需关注;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速为-58.5%,主要受春节错位影响导致的高基数所致。3月非税收入同比增长5.9%,增速较前值有所放缓,但仍对财政预算收入形成支撑。这主要是部分上市中央金融企业分红入库、地方多渠道盘活资产等带动。
1-3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2%,完成全年预算进度的24.8%。3月当月同比增长5.7%,增速较1-2月边际回升,体现出财政政策的积极姿态,对经济保持应有的支持力度。从支出结构来看,在民生领域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等支出延续较高增速,分别达到全年预算进度的30.8%和25.2%,是支出进度最快的领域。这反映出财政对民生保障的高度重视,努力兜牢“三保”底线,支撑经济平稳运行。在基建领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等支出增速边际回升,交通运输支出进度也较快,达到全年预算进度的25.2%。这表明财政对基建的支持力度在边际加码,推动基建投资发力,助力经济稳增长。
1-3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1%。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累计同比下降15.9%,连续十二个月下跌。不过,3月全国重点65城经营性土地出让金总金额环比上涨28%,且同比上涨25%,成交楼面价环比显著上涨32%,显示出房企投资积极性有所增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1.1%,其中3月当月同比增长27.9%。地方层面支出增速边际回升,主要与一季度专项债发行规模较高有关。此外,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于4月24日启动,相比去年更为靠前,有望对接下来的政府性基金支出形成支撑。当前财政前置发力,后续政策仍有空间。一方面,财政政策逆周期扩张持续,一季度地方债发行加速,规模创历史新高,特别国债注资银行资本也在加速。另一方面,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的预期增强。预计二季度财政将主要加快落实既定政策,后续根据经济形势和需要,政策力度或继续加码。
短期来看,关税冲击已得到市场比较充分的定价,前期恐慌情绪显著缓和,国内资本市场正逐步企稳回升。后续市场的上行驱动力,一方面或有赖于中美关税谈判能否达成建设性协议,化解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更需要聚焦国内内需市场的深度激活、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以及与欧盟、东盟等主要经济体的合作拓展。当前,我国与欧盟、东盟的经贸合作正不断向纵深推进,在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协议,这为我国外贸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国内已出台一系列力度空前的稳定资本市场的政策,涵盖完善交易制度、提振投资者信心、吸引长期资金入市等多个维度,政策的广度和深度均创历史新高。这些举措旨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稳定机制,扩大资本市场参与者范围,夯实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础。展望后市,预计短期内市场将维持震荡格局,在反复磨底过程中消化各类风险因素。但从长期视角来看,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叠加政策红利的持续落地,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 推 荐 关 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