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小兴周报 | 经济保持韧性,市场有望延续震荡向上的格局


点击收听东小兴周报语音版
上周沪指在银行等权重板块的支撑下表现相对稳定,临近3400点整数关口附近面临一定压力,整体呈现区间震荡走势。具体来看,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一周涨幅分别为-0.57%、-0.46%、-0.18%、-0.88%、-1.47%,两市周度成交额5.69万亿元,日均成交1.14万亿元。上周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医药生物、综合、有色金属涨幅靠前,而计算机、机械设备、通信表现相对较弱。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前值7.7%。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前值5.9%。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前值4.2%。整体来看,我国经济运行平稳,工业生产有序推进,消费市场稳步复苏,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工业生产有序推进。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0.22%。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加力扩围,从内需侧为相关行业生产注入动力。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制造业增长6.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8%和10.0%,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和3.9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工业结构正在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0.7%、51.5%、38.9%,显示出我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
以旧换新相关消费增长较快。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增速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结构上,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1%和5.2%,增速较上月分别放缓0.8和0.4个百分点。与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8.8%、33.5%、26.9%、19.9%。4月汽车零售额增速不足1%,根据乘联会数据,4月中国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4.5%,汽车厂商降价销售是拖累消费增速的主要原因。此外,在假日经济等带动下,服务零售保持了稳定增长,1-4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制造业、基建投资增速较高。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增速较前值下降0.2个百分点。结构上看,制造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地产投资同比则持续运行在负增区间,是拖累增速主要原因。1-4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8%,增速较全部投资高4.8个百分点,在外部不确定性冲击下仍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受益于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加码以及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拉动,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0.6%、28.9%、23.9%、17.6%。基础设施投资方面,1-4月狭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5.8%,增速较全部投资高1.8个百分点。年初以来用于基建投资的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以及去年四季度推出一揽子大规模化债方案,都为基建投资提供了有力支撑。房地产开发持续低迷,1-4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3%,降幅较前值扩大0.4个百分点。未来随着一揽子稳市场金融政策落地,行业融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持续支持地产修复。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仍处于调整期,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持续发酵,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连锁反应仍在全球贸易体系中蔓延。一方面,美欧、美亚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关税壁垒不仅直接影响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数据,还在供应链层面引发连锁震动,企业的全球生产布局被迫重新调整,贸易成本显著上升,全球产业链重构进程加速。另一方面,美国内部政治博弈加剧,关税政策成为党派斗争的筹码,进一步增加了贸易谈判的不可预测性,市场对全球贸易前景的担忧情绪始终难以消散。反观国内,经济发展展现出强大韧性。4月份,我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依然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工业生产有序推进,消费市场稳步复苏,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进入5月,货币政策持续发力,降准降息政策相继落地。近日,LPR下调以及多家银行存款利率降低,进一步延续了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旨在通过降低实际利率,激发实体经济活力,为经济复苏提供更强动力。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已基本兑现,市场关注点开始转向财政政策的接续发力。后续财政政策或将打出组合拳,在投资领域,加大对新基建、重大民生工程等项目的资金投入,通过政府投资撬动社会资本,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在消费方面,可能进一步发放消费券、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消费环境,以刺激居民消费升级,释放内需潜力。展望市场走势,大盘在3400点附近或将遭遇较强阻力。该点位附近前期套牢盘较多,同时部分新进资金获利了结意愿较强,短期内指数大概率维持高位震荡格局。从中长期来看,在外贸多元化发展加速、国内扩内需政策加力、新兴产业趋势加持等多重积极因素的推动下,市场仍有望延续震荡向上的格局。配置上,建议关注出口产业链、扩内需、红利高股息和并购重组等方向的投资机会。


— 推 荐 关 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