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基金市场点评(2021/6/28-2021/7/04)
东兴周观察
2021.6.28-2021.7.04
上证指数上周下跌2.5%,报收3519点;深证成指下跌2.2%,报收14671点;创业板指数下跌-0.41%,报收3334点;两市周度成交额4.98万亿元,日均1.00万亿元,周度成交额比前一周5.15万亿元略有下降,日均成交额相较前一周1.03万亿元亦略有下降。
北向资金流出158亿元,继前一周流入后,又重新变为流出态势,其中沪股通流出109亿元,深股通流出49亿元。上周新能源板块,纺织服装、商贸零售为涨幅前三行业,煤炭、国防军工、非银金融跌幅居前。
主要宽基指数上周(2021.6.28-2021.7.02)涨跌幅一览:
指数 |
上周涨幅 |
沪深300 |
-3.03% |
中证500 |
-2.28% |
中证800 |
-2.86% |
中证1000 |
-1.31% |
国证2000 |
-0.80% |
热点聚焦
央行召开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强调,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防范外部冲击,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要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优化存款利率监管,调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继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潜力,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灵活精准实施货币政策,推动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
证监会披露,贝莱德基金申报首只国内公募基金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今年6月11日,证监会向贝莱德基金颁发业务许可证,批准其以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形式开展业务活动。
国家发改委要求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及时梳理汇总本地区基础设施REITs试点项目,将符合条件项目分类纳入全国基础设施REITs试点项目库,做到应入尽入,未纳入项目库的项目不得申报参与试点。
宏观新闻
据商务部,今年1-5月,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值19380.6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服务出口9117.8亿元,增长20.1%;进口10262.8亿元,下降7.5%。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提出,财政部在分配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时,将财政部绩效评价结果及各地监管局抽查结果等作为分配调整因素。地方财政部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项目建设期专项债券额度以及运营期财政补助资金分配调整因素。
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围绕支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等八个重点领域,加大金融资源投入。对脱贫地区继续实施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政策,继续支持符合条件涉农企业在上交所、深交所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在新三板市场挂牌融资。
资本市场
中证金融正推进优化转融资业务,将原“固定期限、固定费率”改为实行市场化的竞价交易机制。改革后,转融资业务将采取“灵活期限、竞价费率”交易方式,证券公司可在法定期限范围内灵活确定资金具体使用期限,并在中证金融公布的转融资费率下限基础上自主灵活报价,通过竞价方式达成转融资交易。
上交所总经理2020年工作报告称,2021年将深入推进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坚守好科创板定位,助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推动“应科尽科”。积极落实退市改革方案,坚决做到“应退尽退”。
今年二季度险资调研热情高涨,112家险资累计调研1460次,调研个股418只,其中17只股价二季度翻倍,表现最好的明微电子累计上涨超267%。多位险资人士称,从当前时点看下半年的权益市场,可能存在不错的投资机会。
中证协召开2021年第二季度证券基金行业首席经济学家例会,与会专家认为,就国内而言,由于下半年消费和制造业投资恢复有一定空间、基建设施建设存在有效需求,对经济具有一定支撑作用、出口景气度短期将延续,因此经济总体趋势良好。随着政策的合理调控,目前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较前期有所缓和,商品供应的基本面情况正在逐渐好转,但海外流动性变化等因素仍造成一定不确定性,不同大宗品种的走势可能趋于分化。
金融动态
今年以来新发FOF基金已达19只,合计规模298.21亿元,接近去年全年FOF成立规模的八成。问世近4年,目前全市场公募FOF合计规模已逼近1300亿元,可统计的144只FOF产品近一年全部取得正收益。
沪深交易所持续优化收费体系,支持基金市场发展,将自7月19日起下调基金交易经手费。其中,上交所基金交易经手费收费标准由按成交金额0.0045%双边收取,下调至按成交金额0.004%双边收取;深交所基金交易经手费收费标准由按成交金额0.00487%双边收取下调至按成交金额0.004%双边收取,基金大宗交易经手费收费标准按调整后标准费率50%双边收取。
基金托管队伍再扩容。上半年财信证券、第一创业、南京证券和浙商证券等4家券商积极申请基金托管资格,目前尚处证监会受理审查阶段。加上此前的西部证券,目前共有5家券商排队申请基金托管资格。
权益点评
【近期观点】6月中旬之后,市场进入中报预告窗口期,高景气、市场天花板高的板块如新能源汽车、半导体、CXO等大幅走强,从其中部分公司业绩预告来看,也验证了行业的高景气度,板块行情、风格之间的分化程度也随之扩大。同时,核心资产普涨局面不再,行业景气、短期业绩较好的核心资产表现更好。
向前看,结合目前A股成长风格极致化的演绎,中报预告(7月15日之前)可能成为阶段性兑现的窗口期,但由于产业周期和景气度相对确定、竞争力强且长期盈利空间广阔的公司,一旦由于市场因素导致高景气板块出现调整(比如新能源车、半导体、CXO、医疗服务等方向),将会是布局的机会。
【中长期观点】中长期来看,我们对市场保持谨慎乐观,下半年美债利率大概率走高,市场波动率可能加大,美国经济将强劲复苏,美元指数有望开始走强,国内货币环境预计保持中性,但财政开支投放会带来狭义流动性的边际收紧。
因此我们认为今年A股没有普遍性提升估值的动能,但同时下跌空间也有限,预计接下来数月大盘指数将维持震荡走势,A股下半年将呈现出波段性和结构性的投资机会,操作难度较大。中长期来看,通胀有可能超预期,后续资金面边际收紧对市场有一定压力,但景气长期向好的行业和公司值得长期配置。
【策略配置】从市场表现来看,此轮反弹过程中,市场风格有所变化,同时行业轮动也比较频繁,我们认为应该均衡配置:
一是受益短期流动性相对宽松,同时行业景气度较高,并且长期空间广阔的新能源、医药等。
第二,随着经济复苏和利率上行趋势预期,金融板块的配置价值逐步凸显。
第三,受益经济复苏且供给偏紧,大宗商品预计将继续保持高位,周期板块具有阶段性投资机会。
第四,随着疫苗的普及注射会进一步放开,服务业将继续修复,关注具有景气修复和行业整合共振的行业头部公司。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仍受疫情的影响,同时通胀仍然一定的压力,如果全球货币收紧有可能会对市场造成短期的冲击。
债市点评
【债市观点】PMI中出口订单的指标虽然略有回落,但不意味着6月份出口将出现明显下滑,也不代表外需这一支撑经济向好的因素在短时间内就将发生逆转,预计出口端仍将保持一定韧性。国内经济增长的动能虽然边际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在向上周期当中,同时考虑到下半年财政发力料将加快,目前仍然不是过早看空经济的合适时点。
流动性方面,6月在地方债供给放量及面临跨季压力的情况下,资金利率有所上行。7月份,上半月由于受季末财政支出的影响预计资金面将恢复至中性偏松的局面,但7月本身是传统的缴税大月,下旬起受缴税和地方债供给的干扰下将出现略大的流动性缺口,资金面仍由收敛压力。
市场利率水平目前至多仅能算作赔率中性的区间,在通胀压力仍为放缓、经济没有正式拐头向下的情况下,过早的提前加注经济衰退恐怕略显冒进,策略上整体应保持中性为主,以静待进一步信号。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