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小兴周报 | 市场情绪再度回至冰点,监管层及时回应退市担忧

点击收听东小兴周报语音版
上周A股继续调整,沪指下行至3050点关口,为前期指数震荡平台。年报季之后,市场关于退市及ST规定的讨论有所升温,小微盘股再度出现明显调整,资金避险于大盘龙头股,市场风险偏好回落至冰点。之后监管层及时回应退市担忧,小微盘股在周五企稳反弹。中美矛盾摩擦有所升级,加大部分行业出口不确定性。短期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更多源于对不确定的担心,基本面并未走弱下,情绪释放之后市场有望逐步企稳,沪指在前期震荡平台具有一定支撑。之后需要继续关注地产新政效果的持续性,内需是否接力外需改善。另一层面,三中会议召开在即,对于改革的预期将会升温。
上周A股继续调整,沪指下行至3050点关口,为前期指数震荡平台。年报季之后,市场关于退市及ST规定的讨论有所升温,小微盘股再度出现明显调整,资金避险于大盘龙头股,市场风险偏好回落至冰点。之后监管层及时回应退市担忧,小微盘股在周五企稳反弹。中美矛盾摩擦有所升级,美国肆意打压诽谤,扰乱全球产业链,加大部分行业出口不确定性。市场的回落主要源自不确定上升带来的风险偏好回落,从基本面来看,边际并未出现走弱,5月出口强于预期,制造业PMI显示生产低于预期,但价格指标上行。从高频数据来看,地产新政落地后,重点城市二手房销售环比强于季节性,新房同比降幅逐步收窄。而海外加拿大和欧洲央行率先降息,叠加美国经济就业数据走弱,新兴市场流动性压力也逐步度过艰难时刻。具体来看:
近期市场对于退市及ST规定的讨论有所升温,一方面由于上市公司最新一期年报披露,部分公司财务数据不达标准,面临退市风险,同时交易所加大对财务造假的监管。另一方面,作为新“国九条”的配套举措之一,沪深交易所发布退市新规,退市新规对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财务类退市、交易类退市、规范类退市等四类退市指标进一步优化完善,A股市场的优胜劣汰也因此正在提速。出于对小微盘股业绩不确定性的担心,近期小微盘股出现明显调整,市场风险偏好较5月回落至冰点。为稳定市场情绪,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就近期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ST、退市情况答记者问。表示ST、*ST制度的目的是向投资者充分提示上市公司相关风险,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撤销。今年以来,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22家,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2023年全年退市47家,退市新规设置了一定过渡期,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同时上市公司退市后,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对于退市前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仍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证监会高度重视涉及退市的投资者保护工作,坚持对上述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一追到底”,对退市过程中的市场操纵、财务造假等行为依法严惩,并多渠道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监管层及时的回应,缓解了个股层面的担忧,周五小微盘股率先企稳。除了退市担忧外,地缘风险也加大了市场不确定性。美国继续把中国作为主要竞争目标肆意打压诽谤,严重扰乱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对部分制造业行业带来影响。
但从基本面情况,国内基本面边际并未出现明显的走弱迹象。5月出口同比环比继续偏强,美元计价的同比增速大幅回升6.1pct至7.6%,好于市场预期,环比的3.4%也处于2020年以来同期平均水平。主要贸易对象对出口同比增速的贡献较4月明显改善,其中,东盟是5月出口同比增速正增长的主要贡献项。汽车产业链、轻工业产品出口表现较好,汽车产业链在去年全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仍延续较快增长,汽车产品出口优势延续。此外,1-5月集成电路、家电及音视频设备出口同比增速均高于当期我国出口同比增速,海外订单延续温和修复。从地产高频数据来看,517新政落地后,地产销售环比有所改善,30大中城市新房销售强于季节性,相比2023年同期降幅有所收窄。18城二手房销售同样强于季节性,同比2023年有所增长。
从海外来看,6月6日,欧央行如期降息25bp,存款便利利率、边际贷款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分别下调至3.75%、4.5%、4.25%。这也是6月5日加拿大降息之后,又一个发达经济体开启降息周期。作为主要发达经济体之一,欧元区降息对全球市场的影响较大,这或许标志着全球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开启。叠加美国近期经济就业数据边际走弱,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升温。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将朝着压力减小的方向发展这样一种外部环境变化,客观上有利于增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自主性,拓展货币政策操作的空间。
展望后市,短期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更多源于对不确定的担心,基本面并未走弱下,情绪释放之后市场有望逐步企稳,沪指在前期震荡平台具有一定支撑。之后需要继续关注地产新政效果的持续性,内需是否接力外需改善。另一层面,三中会议召开在即,对于改革的预期将会升温。海外如果美国数据继续走弱,降息预期升温,人民币压力缓解,则有望吸引外资回流低估的中国资产。
1.本文内容均来源于我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但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我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
2.本文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个股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我公司及雇员不就本文内容对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风险承诺和收益担保,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而负任何责任。
3.本文中所有数据均经核对,如有差错,以相关数据原始来源所披露为准。
4.基金或指数的历史业绩不能代表其未来表现。我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我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基金需谨慎。投资者在购买本公司基金前,请认真完成投资者风险等级测评,购买风险相匹配的基金。
— 推 荐 关 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