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小兴周报 | 市场触底反弹,美国通胀降温提振降息预期

点击收听东小兴日报语音版
上周市场触底反弹,沪指在2900关口企稳回升,周线结束七连阴,市场成交量温和放量。具体来看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一周涨幅分别+0.72%、+1.82%、+1.20%、+1.69%,+2.79%,两市周度成交额3.4708万亿元,日均成交0.6942万亿元,成交量有所放量。上周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17个行业录得正收益,电子、汽车、美容护理等行业领涨,煤炭、传媒、农林牧渔等行业领跌,电子行业涨幅最大,上周上涨6.12%。
上周市场触底反弹,沪指逼近2900点关口后,市场情绪冰点修复,指数周线收阳结束七连阴,成交量温和放大。国内方面,通胀数据和出口数据继续显示内需相对不足,而海外补库需求继续支撑制造业。随着下周三中会议的临近,市场对改革的讨论继续升温。海外方面,美国6月通胀数据超预期走弱,9月美联储降息概率显著回升,人民币上周出现明显升值。展望后市,一方面关注三中会议释放的改革信号,能否有超预期的方面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形成新的赚钱效应;另一方面,关注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下行的持续性,以及人民币企稳后外资能够恢复流入,带来增量资金。
上周市场触底反弹,沪指逼近2900点关口后,市场情绪冰点修复,指数周线收阳结束七连阴,市场成交量温和放大。国内方面,通胀数据和出口数据继续显示内需相对不足,而海外补库需求继续支撑制造业。随着下周三中会议的临近,市场对改革的讨论继续升温,海外科技股映射叠加转型预期支撑成长股上周相对较强。海外方面,美国6月通胀数据超预期走弱,9月美联储降息概率显著回升,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回落,人民币上周出现明显升值。具体来看:
国内方面,6月CPI同比0.2%,预期0.4%,前值0.3%。食品分项环比-0.6%,强于季节性;非食品项环比-0.2%,创2005年以来同期新低,尤其是汽车、家用器具等价格下跌,是6月CPI同比低于预期的主要拖累。PPI同比-0.8%,预期-0.8%,环比再度转降,录得-0.2%,前值为增0.2%,同样弱于往年同期均值,基数回落仍是PPI同比降幅收窄的主要支撑。6月制造业PMI和通胀数据均显示内需不足依然是当下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居民消费意愿的提升仍待更多需求侧政策积极呵护。出口方面,以美元计,6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8.6%,增速较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进口同比下降2.3%,时隔两个月再现负增长。6月出口强于预期,进口则较大幅度低于预期,6月出口表现较好主要由于上年同期基数下沉,加之当前外需在补库需求下继续维持较高水平。出口整体是上半年经济成色中最大亮点之一,带动制造业投资增速维持高水平。
随着下周三中会议的临近,市场对改革的讨论继续升温。三中全会通常承担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使命,例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考虑到当前经济总体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但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预计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纲领性指导并进行科学部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从改革的方面来看,财税改革,新型城镇化,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市场讨论较多。可能的重点有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财政运行紧平衡和地方债务问题,激发地方政府积极性和活力;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新型城镇化改革,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海外方面,2024年6月美国通胀数据整体略低于市场预期,同比中枢继续回落。6月CPI同比增3%,低于预期的3.1%和前值的3.3%;CPI环比-0.1%,低于预期0.1%,前值0%。权重较大的住房项价格增速显著回落,环比增0.17%,低于前值的0.40%。超级核心通胀环比继续降温,6月读数为-0.05%,前值-0.04%,连续第二个月为负。核心商品价格继续回落,环比-0.1%,前值0%,为近13个月中第12次为负。其中,二手车和卡车价格下行为最大拖累项。数据公布后,9月美联储降息概率显著回升,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回落。联邦基金期货市场隐含美联储全年降息次数回升至2.4次,前值为2次。与此对应,美债收益率回落,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7bp至4.21%。美元走弱下,人民币升值,汇率边际企稳。
展望后市,一方面关注三中会议释放的改革信号,能否有超预期的方面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形成新的赚钱效应;另一方面,关注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下行的持续性,以及人民币企稳后外资能够恢复流入,带来增量资金。
1.本文内容均来源于我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但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我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
2.本文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个股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我公司及雇员不就本文内容对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风险承诺和收益担保,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而负任何责任。
3.本文中所有数据均经核对,如有差错,以相关数据原始来源所披露为准。
4.基金或指数的历史业绩不能代表其未来表现。我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我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基金需谨慎。投资者在购买本公司基金前,请认真完成投资者风险等级测评,购买风险相匹配的基金。
— 推 荐 关 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