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点评

 才智方 稳财民 

东小兴周报 | 国内物价运行稳定,市场有望企稳回升

日期:2025-01-13



点击收听东小兴周报语音版 




  01
A股周度表现
























进入年报预告披露期,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回落,上周沪深股指震荡走低。具体来看,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一周涨幅分别为-1.34%、-1.02%、-1.13%、-2.02%、+0.93%,两市周度成交额5.64万亿元,日均成交1.13万亿元,日均成交较上周缩量14.67%。上周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综合、家用电器、有色金属涨幅靠前,而商贸零售、煤炭、食品饮料表现相对较弱。

  02
大势研判
























12月CPI小幅回落,PPI降幅收窄。往后看,一揽子增量政策带动下,国内物价或将温和改善,PPI同比降幅有望继续收窄。近期市场震荡调整或与岁末年初资金偏谨慎以及当前国内处于政策空窗期等多重因素有关,但总体看来,市场调整空间有限,考虑到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更加积极,未来的政策空间将进一步打开,对市场中长期形成一定支撑。我们预计,伴随流动性环境的宽松和风险偏好的改善,市场在短暂调整后,后续有望逐步企稳回升。资金从高位的题材热点板块,转向相对处于低位的高股息蓝筹板块,接下来市场风格或将更加均衡。配置上,内需消费方面,可观察政策落地后的效果,配置从必选消费逐步拓展至可选消费;科技创新方面,建议投资者关注自主可控主线以及技术驱动的新兴产业机遇。


  03
策略观点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CPI同比上涨0.1%,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较上月提升0.6个百分点;12月PPI同比下跌2.3%,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下跌0.1%,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CPI分项来看,食品价格环比价格走低是CPI的重要拖累项。12月全国平均气温处于历史高位,利于鲜菜、鲜果和肉的运输和储存导致CPI食品分项环比下降0.6%。非食品方面,受节日拉动服务价格和出行需求,生活用品及服务和旅游分项环比由负转正,拉动非食品CPI环比增长0.1%。往后看,一揽子政策带动下,国内物价或将温和改善。食品价格方面,春节期间鲜菜鲜果等短周期食品需求增加,叠加天气渐冷不利于生产储运,将推动价格上升。非食品方面,随着对居民部门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有望推动消费需求回暖,目前看服务价格环比表现已经恢复至过去两年同期水平。
PPI大类分项看,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2.6%,较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同比降幅分别收窄0.3个百分点、0.7个百分点和0个百分点至-4.6%、-2.2%和-2.7%。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4%,持平上月。我们预计,伴随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市场供需关系得到边际修复,叠加“抢出口”持续,有望推动国内工业品价格回升,PPI同比降幅有望继续收窄。未来随着传统行业和新兴产业低效产能陆续退出,将持续推动价格层面企稳。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一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规模扩大,且向实施较好区域倾斜;另一方面,补贴政策扩围,将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扩大部分产品报废更新补贴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的燃油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由8类增加至12类,并明确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等。我们认为,此次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细则进行了优化完善,在产品品类上也实现了扩围提质,“两新”政策支持力度的提升也将有效激发消费活力,进一步推动内需增长。
近期市场震荡调整或与岁末年初资金偏谨慎以及当前国内处于政策空窗期等多重因素有关,但总体看来,市场调整空间有限,考虑到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更加积极,未来的政策空间将进一步打开,对市场中长期形成一定支撑。我们预计,伴随流动性环境的宽松和风险偏好的改善,市场在短暂调整后,后续有望逐步企稳回升。资金从高位的题材热点板块,转向相对处于低位的高股息蓝筹板块,接下来市场风格或将更加均衡。配置上,内需消费方面,可观察政策落地后的效果,配置从必选消费逐步拓展至可选消费;科技创新方面,建议投资者关注自主可控主线以及技术驱动的新兴产业机遇。





特别声明(向下滑动查看


1.本文内容均来源于我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但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我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

2.本文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个股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我公司及雇员不就本文内容对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风险承诺和收益担保,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而负任何责任。

3.本文中所有数据均经核对,如有差错,以相关数据原始来源所披露为准。

4.基金或指数的历史业绩不能代表其未来表现。我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我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基金需谨慎。投资者在购买本公司基金前,请认真完成投资者风险等级测评,购买风险相匹配的基金。


— 推 荐 关 注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