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小兴周报 | 经济总量稳健增长,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上涨行情


点击收听东小兴周报语音版
本周A股市场呈现震荡向上格局,结构性行情特征显著,蓝筹股连续调整,而科技股表现活跃。消息面上,英伟达开始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此外,算力硬件公司半年报业绩频频预喜。受利好消息提振,通信板块涨幅居前。具体来看,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一周涨幅分别为+0.69%、+2.04%、+1.09%、+3.17%、+1.32%,两市周度成交额7.62万亿元,日均成交1.52万亿元。本周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通信、医药生物、汽车涨幅靠前,而传媒、房地产、公用事业表现相对较弱。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前值5.4%;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前值5.8%;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前值6.4%;1-6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前值3.7%。整体来看,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平稳运行,工业生产保持韧性,社零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小幅回落,但总体仍保持稳定。
GDP保持稳健增长。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达341778亿元,同比增长5.2%,较前值5.4%虽有小幅回落,但整体仍保持在稳健增长区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这一增长态势反映出我国经济在面对内外部复杂环境时,展现出较强韧性。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16.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31.2%。其中,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3%,较一季度略有提升;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24.7%,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23%。内需消费是促进GDP增长的主要动力。从产业结构来看,服务业保持稳定增长,新兴产业如数字经济、高端制造业等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稳步推进,经济结构优化持续深入。
工业生产保持韧性。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较上月回升1.0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50%,略低于季节性。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7.4%,较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7%,较上月提升1.1个百分点,新动能产业正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分行业看,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6%,汽车制造业增长11.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0.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0%,我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消费需求边际走弱。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87亿元,同比增长4.8%,较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季调环比下降0.16%,弱于季节性。结构上看,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3%和0.9%,较上月分别回落1.2和5.0个百分点,电商促销节点前置以及外卖大战拖累,导致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动能边际走弱。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高于社零总体水平,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粮油食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5%、8.7%、6.1%。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2.4%、28.7%、24.4%、13.9%。6月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6%,而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8.1%,汽车厂商价格战是拖累增速的主要原因。
制造业投资高位回落。1-6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增速较前值回落0.9个百分点。结构上看,制造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保持正增,地产投资仍运行在负增区间,是拖累增速主要原因。1-6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较前值回落1.0个百分点。政府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多个行业掀起“反内卷”,企业投资意愿回落。1-6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较前值回落1.0个百分点,或与夏季极端天气增多有关。其中,水上运输业、水利管理业、铁路运输业投资实现正增,分别增长21.8%、15.4%、4.2%。房地产开发持续低迷,1-6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1.2%,降幅较前值扩大0.5个百分点。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较5月末有所减少,显示市场库存压力有所缓解。后续仍需关注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


— 推 荐 关 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