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点评

 财智 盛之源

东小兴周报 | 短期因素影响经济波动,市场的中长期上涨趋势仍将延续

日期:2025-08-11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击收听东小兴周报语音版 




  01
A股周度表现
























A股市场经历短暂调整后,本周迎来快速反弹,沪指再创年内新高,投资者信心持续回暖,交投活跃度稳步回升。消息面上,93日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临近,阅兵将首次成体系展示无人智能、高超声速导弹、水下作战等“大国重器”,持续催化板块情绪,国防军工板块涨幅居前。具体来看,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一周涨幅分别为+2.11%+1.25%+1.23%+0.49%+0.65%,两市周度成交额8.36万亿元,日均成交1.67万亿元。本周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国防军工、有色金属、机械设备涨幅靠前,而医药生物、计算机、商贸零售表现相对较弱

  02
大势研判
























受极端天气短期影响,PMI指数边际回落。近期政策层面持续释放积极信号,财政支出方向由以往侧重传统基建、地产等投资端,逐步转向以居民端为核心的消费、民生领域。这一转变不仅有助于缓解居民后顾之忧,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更将为中长期经济复苏提供持续动力,夯实股市长期走牛的基础。其次,中美经贸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场风险偏好将进一步提升,外资回流A股的趋势有望延续,为指数上行提供增量资金支持。再次,从技术面观察,各大指数呈现多头排列,均线系统形成向上发散的态势。预计在政策预期持续向好、资金面宽松以及技术面多头共振的共同推动下,市场的中长期上涨趋势仍将延
  03
策略观点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制造业PMI)录得49.3%,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非制造业PMI)录得50.1%,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7PMI数据整体边际回落。

短期因素影响,制造业PMI有所回落。7月制造业PMI49.3%,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4%,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落入收缩区间,显示市场需求有所收紧。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1%,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结合来看,受短期极端天气影响,7月份市场需求偏弱运行。企业生产活动保持稳定扩张,生产指数为50.5%,虽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仍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显示制造业生产活动扩张势头虽短期有所放缓,但稳中有增态势没有改变。7月份,虽然受到极端天气持续影响,但是新动能继续保持扩张势头。装备制造业PMI50.3%,虽较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仍保持在扩张区间,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虽较上月均有所下降,但都保持在扩张区间。高技术制造业PMI50.6%,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其中生产指数运行在52%以上,新订单指数运行在50%以上。

价格方面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5%,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在连续4个月运行在50%以下后回到扩张区间,显示原材料价格有所回升。产成品价格也继续趋稳运行,出厂价格指数为48.3%,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次高点。近期推出的整治“内卷式”竞争有助于推动产业链价格良性传导,促进制造业利润和效率提升。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PMI50.3%,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运行在52%以上和50%以上,显示大型企业整体呈现平稳扩张势头。中型企业PMI49.5%,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较上月上升1.8个和1.5个百分点,均上升至扩张区间,显示中型企业向好恢复,供需两端同步回升。

非制造业PMI延续扩张态势。7月非制造业PMI50.1%,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仍运行在扩张区间。其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受雨季影响,建筑业施工活动增速有所放缓。分行业看,房屋建筑业指数降至50%以下;土木工程建筑业指数虽较上月下降,但仍保持在55%以上。预期随着雨季结束,建筑业相关活动增速有望回升。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零售业指数升至50%以上,较上月提升超5个百分点;邮政业指数升至60%以上,较上月提升超4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指数均升至60%以上,较上月提升均超10个百分点。景区服务业指数升至51%以上,较上月提升超2个百分点;文体娱乐业指数升至60%以上,较上月提升超10个百分点。暑期旺季消费带来积极影响,服务业有望继续保持升势。

总体来看,受极端天气短期影响,PMI指数边际回落,需求端运行偏弱,但生产活动保持扩张。随着外部干扰因素影响减弱,扩内需政策继续发力以及整治“内卷式”竞争等逐步推进,内生动力将稳定释放,为我国经济平稳运行注入更多确定性。近期政策层面持续释放积极信号,财政支出方向由以往侧重传统基建、地产等投资端,逐步转向以居民端为核心的消费、民生领域。这一转变不仅有助于缓解居民后顾之忧,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更将为中长期经济复苏提供持续动力,夯实股市长期走牛的基础。其次,中美双方就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沟通与谈判持续推进,市场预期逐步改善,取得阶段性成果是大概率事件。一旦中美关系边际缓和,市场风险偏好将进一步提升,外资回流A股的趋势有望延续,为指数上行提供增量资金支持。再次,从技术面观察,各大指数呈现多头排列,均线系统形成向上发散的态势。近期市场放量上涨、缩量回调,量价配合健康,资金入场意愿较强。资金的持续流入,也为股指打开向上空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预计,在政策预期持续向好、资金面宽松以及技术面多头共振的共同推动下,市场的中长期上涨趋势仍将延续。配置上,可关注政策支持的消费、医药、科技等居民端受益板块。



图片



特别声明(向下滑动查看


1.本文内容均来源于我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但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我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

2.本文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个股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我公司及雇员不就本文内容对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风险承诺和收益担保,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而负任何责任。

3.本文中所有数据均经核对,如有差错,以相关数据原始来源所披露为准。

4.基金或指数的历史业绩不能代表其未来表现。我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我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基金需谨慎。投资者在购买本公司基金前,请认真完成投资者风险等级测评,购买风险相匹配的基金。


— 推 荐 关 注 —


图片


图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