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笔记 | 本周债市回顾

点击收听债市笔记语音版
本周债市波动较大,但下行明确。周一市场预期7月PMI可能不乐观,叠加上周MLF非对称降息20bp和存款利率调降打开降息空间,长债大涨超3bp。周二政治局会议针对宏观政策提出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表述,但多目标要求下缺少具体增量措施,7年以上长债收益率有2bp左右下行。周三制造业PMI小幅低于预期,同时财政部官员称考虑将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长债有所回调,但短端跟随昨日长债行情继续走强。周四财新制造业PMI首次转至荣枯线以下,长债回补昨日下行。周五上午市场走势仍有延续,但中午后转为获利了结。
展望后续,无论是内部宽货币和政策空间,还是外部美联储议息会议后对9月降息的预期,都利好国内债市。从机构行为来看,保险机构自6月中下旬以来保险加强了对长债的买入力量,基金出于跟随市场行情的目的于近三周大幅买入长债。近两周再度出现周内获利后周五了结,一季度债市收益率大幅下行时出现过相似情况。上周市场较为明确了央行监管点位突破原有10Y2.20%和30Y2.40%的下限,在基准政策利率降息幅度10bp且原有锚定利率MLF降20bp的情况下,在无新的政策扰动的情况下,新的点位应在10Y2.10%和30Y2.30%,因此仍有10Y2bp、30Y5bp的空间。从期限选择来看,今年6月以来30Y-10Y利差维持在20-25bp之间,主要是近2月主要会议、央行政策和公告频发,但7月底收益率再度走出大幅下行趋势,如后续央行未提出明显利空债市的实际操作,则二者利差有可能再压缩;从央行一季度关注农商行长债风险的时点来看,利差压缩至15bp是较有风险的点位,因此后续二者利差区间可能压缩至符合市场动力和央行点位的15-20bp之间。政策方面,从央行还能推出的政策角度来看,6月19日潘行长提出的多数主题都已经有对应的公告,但关于LPR报价改革尚未有新的增量,关于降息的公告也主要是围绕OMO利率调降,而非LPR自身改革,后续LPR相关的改革大概率也会着力解决银行净息差压力,对债市风险不大。
图1、国债收益率曲线
数据来源:iFinD
图2、期限利差
数据来源:iFinD
在本周中影响市场的几大主要因素包括:
①7月政治局会议召开
②7月PMI小幅不及预期
③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考虑将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
④7月财新PMI转为荣枯线以下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7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今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现行规模较大的几个税种中,消费税全部归属中央,主要在生产和进口环节征收。下一步,我们考虑将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
中国7月财新制造业PMI为49.8,前值51.8。
利率债情况:
图3、收益率和期限利差分位数
数据来源:iFinD
图4、收益率
数据来源:iFinD
图5、期限利差
数据来源:iFinD
转债市场
今日转债市场小幅调整,中证转债指数下跌0.29%,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下跌0.54%。今日转债市场成交额476.67亿元,交额相比上个交易日小幅缩量,目前成交额处于年内较低水平。股市方面,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调整,截至收盘,沪指跌0.86%,深成指跌1.38%,创业板指跌1.66%,北证50指跌1.75%,沪深京三市成交额7264亿元,其中沪深两市7224亿元,较上日缩量599亿元。板块题材上,生物医药、猪肉养殖、贵金属、机场航运板块涨幅居前;光模块、半导体、光刻机、机器人、PCB概念股跌幅居前。
今日生猪板块指数表现较好。这一现象的背后主要由基本面的强劲、交易结构的优化以及市场风险特征的重视所驱动。首先,从基本面来看,尽管市场曾普遍认为猪价的上行周期已经结束,但6月底猪价的企稳回升,尤其是7月16日创下的19.3元/公斤的历史新高,不仅打破了这一预期,还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其次,交易结构方面,二季度末的持仓水平下降,加之7月份板块的回调,部分个股的交易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为本周的上涨提供了必要条件。最后,市场对生猪板块的"避险"属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猪肉作为刚需中的刚需,其需求在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猪肉需求的自给自足特性和供给的相对独立性,使得其相对价值更加突出。此外,生猪板块作为稀缺的成长板块,行业集中度的提升空间巨大,规模猪企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推动高成本、低效率产能的出清,而低成本、高效率产能的市场占有率增长有望超出预期。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坚信猪价将继续超出市场预期,下半年将是市场预期逐步纠正的过程,当前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建议关注猪肉龙头企业转债标的。
今日医药板块表现良好,近期利好政策不断。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同意在北京上海开展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的批复:经审核,同意在北京、上海开展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国家药监局近日审议通过《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工作方案》,药物临床试验是创新药研发的关键环节,此次试点工作旨在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机制,实现30个工作日内完成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审评审批,试点区域内至少完成10个品种的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审批并启动临床试验,有助于提升临床试验质量和效率,支持创新药研发。医药领域反腐影响修复,集采及谈判控费常态化,同价政策情绪逐步消化,创新药全链条支持政策推进中,上海昨天已率先开始落地。24Q2医药行业负面预期已充分体现,中报属于利空出尽,Q3院内开始向上,Q4设备招招标同比起来。当前申万医药TTM估值23倍,近5年分位处于较低水平,Q2末公募医药重仓市值占比约7%,配置比例不高。建议关注创新药领域优质转债标的。

1.本文内容均来源于我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但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我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
2.本文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个股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我公司及雇员不就本文内容对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风险承诺和收益担保,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而负任何责任。
3.本文中所有数据均经核对,如有差错,以相关数据原始来源所披露为准。
4.基金或指数的历史业绩不能代表其未来表现。我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我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基金需谨慎。投资者在购买本公司基金前,请认真完成投资者风险等级测评,购买风险相匹配的基金。
— 推 荐 关 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