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养基场

 才智方 稳财民 

债市笔记 | 宽信用的冲击并没有那么大

日期:2021-11-03

点击关注

东兴基金微固收

货币和信用的分析框架是当前债券市场判断市场走势的一个比较流行的框架,当中把市场分为四个象限,分别为“宽信用紧货币、宽信用宽货币、紧信用紧货币、紧信用宽货币”。
由于利率本身作为资金的价格,信用和货币分别对应资金的供需,所以这一套框架在逻辑上看起来很顺。相应的,宽信用一词也就成为了债券市场的“大忌”。

但如果细数市场涨跌的逻辑,能够发现真正单纯由融资需求的变化驱动的利率上行或下行其实并不多,单纯由宽信用导致利率内生性上行的情况几乎是没有发生过的。我们见到更多的情况是,信用宽松实际上反映经济平稳,货币政策同时收紧,之后才是利率上行。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我们在货币信用的框架中,将融资的供需两端视为相等弹性的变量,但实际上这两者弹性的差异可能比较大。

如果从比较广义的指标用社融来表示信用的“松”与“紧”,其震荡的幅度目前已经很难超过两个百分点。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看,可以用资产负债表的总增速和信贷的增速来近似表示融资的供需,也能看出信贷增速变化的弹性其实是很低的,而总资产增速的弹性变化较大。这也就造成所谓我们说的商业银行的配置需求更多是由资产负债表扩张的诉求,而不是贷款的强与弱所决定的。

市场对于宽信用的担忧这七年以来始终存在,其实我们更倾向于把这种担忧理解成对估值的恐高情绪。众所周知,经济面临压力时利率下行是刺激经济恢复增长的主要手段,而利率下行到一定位置时对于经济增长就会起到有利的作用。所以投资者在宽松政策和宽松政策落地后是否顺利传递到实体经济之间总是摇摆不定,这种情绪在2015年、2018年包括2019年都是市场中时常会出现的。

真正能够左右市场的并不仅仅是社融是否到了底部,而是社融增速是否达到了货币当局的合意水平,以及是否能充分具备收紧流动性。即将公布的社融数据有可能显示基本见底,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判断当前社融难以短时间内快速回升至合意区间,货币政策暂时不太具备收紧的可能,就不必对社融的见底过于担心。

【特别声明】
1.本文内容均来源于我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但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我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
2.本文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个股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我公司及雇员不就本文内容对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风险承诺和收益担保,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而负任何责任。
3.本文中所有数据均经核对,如有差错,以相关数据原始来源所披露为准。
4.基金或指数的历史业绩不能代表其未来表现。我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我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基金需谨慎。投资者在购买本公司基金前,请认真完成投资者风险等级测评,购买风险相匹配的基金。

欢迎关注

东兴基金官方网站
http://www.dxamc.c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