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月下旬,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似乎较为积极,但公开市场只是影响流动性的各个因素当中的一个,最终完整的看待流动性供给的变化还是要来自资产负债表所披露的信息。
资产端:外汇占款方面,尽管人民币汇率表现偏强,银行结售汇差额保持在不低的水平,但外汇占款仍然增量偏低,反映商业银行可能选择增加外汇头寸而不是向央行结汇,10月外汇占款仅增加109亿。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科目小幅增加623亿,与公开市场净投放的规模基本相当。尽管我们能够看到10月下旬逆回购的投放规模较大,但由于9月末逆回购也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余额,所以全月逆回购余额经历的是先下行再上行的过程,仅从月末时点看余额差距不大。人民银行负债端的变化,是10月流动性供给变化的主导因素。由于10月份是传统的缴税大月,叠加上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较大,今年10月财政回笼的流动性略大于季节性,10月政府存款科目大幅增加1.11万亿,这是当月最主要的流动性回笼项。受财政资金的主要影响,10月基础货币净减少9378亿,其中由于季节性现金回流的影响,货币发行科目减少1125.25亿,对流动性形成了少量补充,最终准备金存款科目下降8214亿。总体来说,超储率在9月末短暂的回升后,10月底11月初的超储率水平预计再次回到一个偏低的位置,计算约在0.8%-1.0%左右。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央行在11月月初,并没有向以往那样快速通过逆回购到期来回笼资金,而是选择部分续作减缓回笼的速度,因为流动性供给已经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如果结合昨日MLF的续作,我们能够观察到,15日对全月1万亿的MLF进行了等量续作。但由于11月MLF的到期有2000亿是在月底,所以仅就当前时点而言,MLF其实是净投放了2000亿,同时当日的逆回购的续作规模相应下降至100亿。这一比较微小的动作,其实就体现当前央行对于数量投放的谨慎和精准。另一方面,11月的MLF等量续作后,也意味着年内可能降准的窗口又关闭了一个。数量上谨慎、价格上稳定是今年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流动性供给持续保持在紧平衡,市场对于降准的预期也持续落空,这部分体现央行在数量操作上的谨慎;但另一方面,我们能够发现资金利率的中枢水平比以往要更加明确,围绕政策利率附件波动的特征也更加明显。利率曲线从跟随数量波动到通过“锚”来定价,这种市场形态的改变影响其实远远不止资金面的稳定性提升这么简单,也是今年债券市场“跌不动”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1.本文内容均来源于我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但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我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2.本文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个股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我公司及雇员不就本文内容对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风险承诺和收益担保,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而负任何责任。3.本文中所有数据均经核对,如有差错,以相关数据原始来源所披露为准。4.基金或指数的历史业绩不能代表其未来表现。我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我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基金需谨慎。投资者在购买本公司基金前,请认真完成投资者风险等级测评,购买风险相匹配的基金。